优美的厅堂音质
建筑声学
人们很早就发现在空旷的厅堂中和在山谷中一样有回声现象。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在乐池里铺放稻草会影响乐队的发声。我国还有在戏台下放瓦缸以增加共鸣的做法。
这些实际上都是混响和回声对直达声的影响问题。所谓混响就是声音在墙壁、天花板、地面和室内物体上多次反射,声强逐步降低传到人们耳朵中的声音。如果回声比较强,混响时间较长,就会使人听不清楚,但如果没有回声,又会使人觉得声音发“干”,不好听。
混响时间是评定厅堂音质的第一个物理指标。如果使用同样多的吸声材料,房间越大则混响时间越长,房间越小则混响时间越短。同样大小的房间,吸声材料越多混响时间越短,吸声材料越少混响时间越长。
对各种不同房间,各种不同用途,最佳混响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实验表明,小房间最佳混响时间为1.06秒,房间体积增加,最佳混响时间也增加,到100000立方米的房间最佳混响时间达到2.4秒。
不同的演出内容,最佳混响时间是不一样的。报告厅对混响时间的要求就是不要太长,使先后发的音节不互相混淆,所以混响时间应该偏短。各种音乐演奏要求的混响时间差别较大,轻音乐、爵士乐等节奏快而鲜明,混响时间要短一些,才有鲜明的节奏感,而教堂音乐、风琴音乐,节奏慢,声音悠长,混响时间要长一些,演奏起来显得庄严肃穆。
我想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