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桥沿线居民可免费装隔音窗(图)
广州大桥沿线居民可免费装隔音窗:
![]() |
大桥拓宽尽管能改善交通,但一些沿路居民还是担心扩宽后会受到废气、噪声的影响。现有的广州大桥交通噪音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周边不少楼盘居民的烦恼。许多居民都担心,大桥建设的时候肯定噪音不断,不知道工期将持续多久。更多的居民则表示,目前广州大桥噪音和尾气已经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了,担心拓宽之后会更加严重。
住在新理想华庭的网友G—wjian担心地表示:“我家里窗门长期关闭都听得到很大噪音,更何况拓宽后还要加一条双向10车道,日行几十万车辆的桥。”而米兰苑楼盘的居民则表示,“现在晚上睡觉,有车从桥上桥下路过的时候,床都是震动的。一旦广州大桥扩宽,新桥建成后,道路就直接到我们窗口了,这样带来的噪声、尾气、震动叫人如何受得了!”
根据环评材料,受广州大桥东侧扩建影响,米兰苑、新鸿花园、琴海居、新理想华庭等敏感点与道路、大桥距离更近,预测营运中期带来的噪声增值昼间在2.3-5.6分贝,夜间在1.7-4.9分贝,受影响最大为米兰苑,与现状噪声相比最大将增加5.6分贝。
而桂田村、客村小学、客村、南海水产研究所宿舍、华乐苑、碧海大厦、愉景雅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受客村立交及匝道改建、扩建影响,敏感点距互通匝道距离将有所缩短,预测营运中期带来的噪声增值昼间在2.3—3.7分贝,夜间在0.9—4.0分贝。
为此,建议环评对米兰苑、新鸿花园、琴海居、新理想华庭、桂田村、客村小学、客村、南海水产研究所宿舍、华乐苑、碧海大厦、愉景雅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敏感点受影响单位采取隔音窗措施。
那么,如果居民不愿意安装隔声窗怎么办呢?环评单位有关人士昨日表示:“也可协商采取资金补偿方式进行补偿,过几天我们就会到敏感点上门派发环评调查表。主要是临大桥、临街的第一排将受到比较大影响。”
堵车缓解,尾气污染亦降低
对于可能带来的尾气污染,环评文件认为,项目改造完成后,沿线堵车现象有望改善,因怠速排放的汽车尾气量可以得到一定的削减,对于改善沿线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的贡献。此外,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沿线绿化,尽可能降低汽车尾气影响。
不过,环评同时提醒,,由于项目通过车流量较大,汽车尾气的影响还是相对明显,在行车道下风向的近距离上还是会出现NOx和PM10的超标问题,这需要广州市政府采取进一步的管理措施,如制定限制车流量的措施、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东江海鲜总店可能被拆掉
尽管广州大桥拓宽是不少市民的迫切愿望,但周边居民是否会受到拆迁的影响呢?
据悉,目前客村立交至广州大桥这段道路,最宽的有近80米(包括人行道),最窄的路段不到60米,要在现有的广州大桥东侧建一模一样的新桥的话,广州大道两侧不少楼盘,包括财智大厦、碧海商业大厦、南北汇潮酒楼、东江海鲜、世纪云顶雅苑、368大厦、经典居楼盘、米兰苑楼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汇美商务中心和海珠区国税局等楼盘,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公示的环评报告书,项目涉及的拆迁量并不大:整个项目占地总面积为421.33亩,以占用市政用地为主。其中,市政备用地为404.53亩,需要新征地16.8亩(11224.69平方米),房屋拆迁:4072平方米。
建设单位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向媒体表示,需要拆迁的没有居民房,不过广州大道上的东江海鲜总店预计可能要拆掉。
规划细节
人行道将从1.75米变成4.5米
步行+自行车混行,广州大桥现有人行道的过于狭窄,这一弊端一直饱受市民诟病。早在去年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市政协委员钟阳就表示,广州大桥两端的珠江沿岸、中轴线广场等景点周边密布绿道,游人如织,但因广州大桥上没有设置绿道,导致大桥两边各自不足两米宽的人行道上,自行车和行人混杂在一起争相通行,险象环生。
同时,广州环保组织“拜客广州”的负责人陈嘉俊也曾在个人微博上呼吁,广州大桥可以在加建时考虑增加自行车道的设计,因为车友们每次骑车横跨广州大桥时“每次都怕会掉下水去”,而这条微博获得了许多粉丝的评论和转发。
据悉,现有广州大桥宽度仅为24米,双向共6车道,单车道宽不足3.5米,人行道宽更仅有不到2米。而本次结合整个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将桥上人行道宽度由1.75米扩宽到4.5米,拆除原有的4个楼梯,新建9座人行楼梯和坡道解决人行上下桥的问题。
其中,在二沙岛上新建4座人行坡道和一座楼梯,加上保留现有广州大桥西侧的一个楼梯,将解决二沙岛行人上下广州大桥的问题,同时避免在匝道出入口与转向车辆交通冲突。
同时,在广州大桥南新建两个人行楼梯,在广州大桥北新建两个人行坡道,解决行人上下大桥的问题。此外,还将在教育学院门前K0+760处增设一座人行天桥,保证单边绕行不超过350米。
此外,整个工程还将在人行道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同时,为保持行人的乘车习惯,广州大道两侧的公交车站基本维持现有位置不变。
客村立交将设3米宽中央分隔带
二沙岛是广州市中心一块重要的大型绿地,其立交进行改造后,是否会对绿化有所影响呢?据悉,二沙岛立交的改造为绿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了凸现生态效益和低成本管理设计以乔木为主点缀灌木球和粗放型花灌木。
二沙岛立交则运用广州四季如春的季向气候,进行低矮植被与乔木群落组合的设计。点缀部分棕榈科植物,以小空间体现大范围的设计手法,层层绿化,重点突出广州特色。
而客村立交是本次拓宽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绿化范围小,但立交层次多,跨度大。此项设计中选用垂直绿化的手法,在立交两侧只有50厘米的小范围内做垂直绿化设计,立交底则选用适合于阴生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而整个项目设计车速60k公里/小时,车经过的时间大约为3分钟,中央绿化带采用同一个种植单位重复来加深道路的整体形象,中央分隔带宽3米,以50米为单位进行绿化隔离带的设计。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道路使用者也能充分感觉到一种活力。中央分隔带绿化还能阻止行人随意横穿车行道,让行人在规划的人行横道处穿越车行道,保证行人安全使用道路。
我想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