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耳机可能损伤听觉系统,究竟能不能戴?

发表于2015-03-01 10:14       |       9次阅读
分享到:0

    城市生活让我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噪声。电吹风、汽车、地铁、舞厅和观看演出、鞭炮等的噪声随时在我们身边出现,耳机的佩戴更让很多人长时间地置于声音的刺激环境中。

    声音对听力的损害与声音的强度及刺激时间有关,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我们在安静环境中交谈的声音大概是60分贝,超过70分贝的声音,将对我们的耳神经细胞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累加。70分贝的声音大概是家里吸尘器的声音的强度,在地铁中声音也常会大于70分贝。

    对听觉系统造成损伤的声音不一定就是让人不愉悦或者不希望听到的声音,就是说,并不只是噪声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任何强声都会对听力造成伤害,即使是美妙的音乐。比如在歌厅和舞厅中,兴奋的人们会忘记自己处于有害的强声的环境中。对于普通人,很多并不会长时间接触噪声,大家会躲避,往往会因为非噪声的其他强声而损害了听力。比如音乐会的音乐或者街头的击鼓声,只要当声音强度达到能损害听觉系统的程度,都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因为只要强度一样,不管是哪一种声音,对听觉系统的危险性是相同的。

    对于强声对听力的伤害,我们往往因为没有疼痛而忽略,但是这种声损害是会逐渐累加的 ,而且是持久的伤害,当然强声对听力的损害也是可以预防的。

    急性的爆震性声损伤,患者往往能够感受到,及时到医院诊治,多数能够获得缓解,不过多数声损伤是慢慢形成的,所以治疗的效果就很差,预防就非常重要。普通人如何识别哪些声音会引起内耳的损伤呢?一般长时间处在说话需要大声喊叫才能被听见的噪声环境,或者引起耳痛、耳鸣的声音,或者在噪声环境下数小时后引起耳鸣、耳闷或听力下降,都要引起注意。

    长期待在噪声的环境中并不能锻炼自己的耳朵以抵抗噪音,相反,噪声对内耳的损伤是可以累积的。因此,即使单次的噪声暴露不是很严重,但多次反复的噪声刺激会引起累加效应,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在噪声中暴露的时间越长,越靠近噪声,则损害越严重。

    现在很多年轻人拥有随身听的电子设备,经常一天数小时地用耳机听音乐,有的把耳机音量放得很大,甚至周围的人都可以听见耳机放出的声音,长时间这样听音乐的累加效应,将引起永久的听力损失而无法治疗。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多人想用耳机听音乐来躲避噪音,为了听清楚,需要压过环境噪声而使用过大的音量,而造成听力损害。我们建议听耳机不要超过总音量的60%,每次不要超过60分钟。

    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耳机,一种是入耳式耳机,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入耳式耳机,容易隔绝外面的噪音,使用者可以使用较小的音量,不容易损伤听力。在安静的环境中,建议使用头戴式的耳机,头戴式耳机发出的声音除了向耳道传送,也向四周发散。相比之下,头戴式的耳机对鼓膜的声压较小。

    跑步时不要听耳机,音乐的节奏会影响跑步的步伐,影响大脑的血流,使人更容易疲劳,另外跑步使耳部血供减少,容易受声音损伤。有研究报告,有氧运动时戴耳机听响度高的音乐,声损伤的危险性翻倍。

    偶尔接触噪声也需要适当的防护,比如长时间乘坐飞机,可以戴主动降噪耳机或者是防噪音耳塞。

    此外,有听力下降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患者、维生素A缺乏者、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吸烟者、铁缺乏症患者等等都容易受噪声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噪声环境。

分享到:0

我想说两句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