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吸声材料和结构
共振吸声材料和结构
声讯网编辑部:高东魁
由于多孔性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差,为解决中、低频吸声问题,往往采用共振吸声结构。共振吸声也是我们吸声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以吸声材料为原材料,采用共振吸声机理组成一个吸声结构;其吸声频谱以共振频率为中心出现吸收峰,当远离共振频率时,吸声系数就很低。当然也有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材料。实际应用中,按照吸声结构和材料可将共振吸声分为:单共振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吸声结构和柔顺材料等。
单共振器: 是一个有颈口的密闭容器,相当于一个弹簧振子系统,容器内空气相当于弹簧,而进口空气相当于和弹簧连结的物体。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共振器孔颈处的空气柱就激烈振动,孔颈部分的空气与颈壁摩擦阻尼,将声能转变为热能。
穿孔板吸声结构 : 在打孔的薄板后面设置一定深度的密闭空腔,组成穿孔板吸声结构,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吸声结构,相当于单个共振器的并联组合。当入射声波频率和这一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穿孔部分的空气就激烈振动,加强了吸收效应,出现吸收峰,使声能衰减。
穿孔板共振吸声频带比较窄,在穿孔板后面加上一层多孔材料或纺织品,可以加宽吸收峰的宽度;同时使用几种共振峰互相衔接的穿孔板,也可以得到较宽的吸声频带。如果将孔径缩小到毫米以下,板厚在1毫米以下,穿孔率1~3\\\%,则穿孔板与板后空腔可组成微穿孔板吸声结构通常穿孔率超过20\\\%,穿孔板将不起共振吸声作用。由于它比穿孔板声阻大,质量小,因而在吸声系数和吸声带宽方面都高于穿孔板。穿孔的石棉水泥、石膏板、硬质纤维板、胶合板以及钢板、铝板,都可作为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其结构共振频率附近,有较大的吸收,适于中频吸声。
薄板吸声结构: 在薄板后设置空气层,就成为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当声波入射时,激发系统的振动,由于板的内部摩擦,使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当入射声波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即产生共振,在共振频率处出现吸收峰。增加板的单位面密度或空腔深度时,吸声峰就移向低频。在空腔内沿龙骨处设置多孔吸声材料,在薄板边缘与龙骨连接处放置毛毡或海绵条,以增加结构的阻尼特性,可以提高吸声系数和加宽吸声频带。
柔顺材料: 是内部有许多微小的、互不贯通的独立气泡,没有通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弹性的吸声材料。当声波入射到材料上时,激发材料作整体振动,为克服材料内部的摩擦而消耗了声能。它的吸声频率特性是高频声吸收系数很低,中、低频的吸声系数类似共振吸收,但无显著的共振吸收峰而呈复的起伏状态杂。
共振结构吸声系数: 不同共振结构拥有不同吸声系数,但是大致吸声频率范围几乎相同。
共振作用吸声材料: 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柔性材料(如闭孔型泡沫塑料,吸收中频)、膜状材料(如塑料膜或布、帆布、漆布和人造革,吸收低中频)、板状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吸收低频)和穿孔板(各种板状材料或金属板上打孔而制得,吸收中频)。这些材料复合使用,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用装饰吸声板贴壁或吊顶,多孔材料和穿孔板或膜状材料组合装于墙面,甚至采用浮云式悬挂,都可改善室内音质,控制噪声。
此类吸声处理是通过不同吸声材料通过放置位置、放置方式组成不同结构,形成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吸声组件,或者利用具有共振作用的吸声材料,根据场合不同进行控制、降低噪音。应用场合广泛,低频吸声性能优越!
我想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