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音质设计-下
其实音质设计并不简单
在以听闻为重要功能的建筑中,室内音质是一项重要内容。室内音质的设计应该与建筑物设计并行,而不只是在建筑物落成后进行后期声学处理,由于影响音质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因此在声学设计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作必要的测试、修改、调整,直到达到预期目标。
室内音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声源条件,声场特点而且还与听众有密切的关系。 对厅堂音质设计不仅要做好电声设计、室内建筑声学设计而且还要关注听众的主观感受,听众的主观感受是衡量室内音质好坏的最后标准。
那么对于音质评价,有什么标准呢?
对于音质的评价有客观指标和主观评价两个标准。在电声设计、室内建筑声学设计中,与听众主观感受相对应的物理参数即客观指标;人们对不同的声信号的主观感受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称为主观评价标准。
客观指标
与音质的主观评价有关的物理量有声压级、混响时间等,各个频率的声压级与该频率声音的响度是相对应的,混响时间是室内音质评价的最为稳定的一项指标。混响时间与室内混响感、丰满度有对应关系,较长的混响时间有较长的混响感,较高的丰满度。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与主观评价中质的因素紧密相关,为保持声源的音色不致失真,各个频率的混响时间应当尽量相近。感到声音“温暖”是低频混响时间较长的结果,而“华丽”“明亮”则要求有足够长的高频混响时间。
主观评价
音质的主观评价,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量的因素、质的因素和空间因素。
量的因素:又称“音量感”或“力度”。其评价标准主要是“响度”与“丰满度”。响度是人们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足够的响度是室内具有良好音质的基本条件。
质的因素:主要指对声源音色的保持和美化。保持声源固有的音色不致由于室内声学条件产生失真,是质的因素的基本评价标准
空间因素:指室内的声学条件给予听众的一种空间感觉。包括听者根据声音对声源方向的判断(方向感),距声源远近的判断(距离感)
清晰度:在室内音质评价中,对于语言信号,有一个定量的评价标准,即清晰度,语言的清晰度常用“音节清晰度”表示,音节清晰度是由测定得到的。
虽然在建筑声学设计中,由于大厅的用途不同,其音质设计的要求也不同,音质设计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音质评价的标准还是不变的。好的音质不仅仅可以充分展现出建筑物的功能,而且还能使听众拥有极致的听觉乃至视觉感受。
美好的生活怎能离开良好的声环境
声环境是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如同清新的大气一样与我们紧密相连,良好的声环境不仅有益于我们听力健康还对我们的心灵产生积极乐观的影响。所以,请重视爱护我们的声环境,爱好我们的“家”,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爱着自己。
我想说两句